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华为开收5G专利费,未来的另一个“高通”?

2021-03-18 08:25 来源: e公司官微 作者: 严翠
e公司官微 严翠 2021-03-18 08:25

众所周知,高通净利润的半壁江山来自于专利费用。如今,华为也开始“步”高通后尘了。

众所周知,高通净利润的半壁江山来自于专利费用。如今,华为也开始“步”高通后尘了。

3月16日下午,华为宣布明年开始收取5G专利授权许可费,单台手机收费上限2.5美元,但华为也亮出了这一收入的“底色”:预计华为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13亿美金之间,即最多85亿元人民币。

201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其中以手机业务为主的消费者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4637亿元,当年华为研发费用达131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销售收入15.3%。

对比可见,华为知识产权收入,之于华为每年整体的收入、手机业务收入、甚至研发投入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也承认:“华为主要还是经营产品的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产品和服务。对比华为整体收入,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并没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但这或许是华为求生的一个信号,更是华为转型的一个重要信号,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底气的表现。

对于收取专利费,任正非2019年6月曾有过幽默表态:“我们太忙了,发展太快了,没时间收取专利费,当我们不忙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即使要专利费,也不会像高通一样要那么多。”

如今,随着华为高端芯片断供,手机业务陷入困顿,或许正是任正非所言“不忙”的时候,而对比行业收费来看,华为确实收费不算高。

以高通为例,该公司多年来保持着全球最大手机芯片厂商称号,全球多数手机品牌企业都与高通达成了合作。

2018年,高通首次披露了5G专利授权许可以及收费标准。一是关于全球范围内使用高通移动网络核心专利的5G手机每台收取专利费:单模5G手机费率为2.275%,多模5G手机(3G/4G/5G) 的费率为3.25%2。二是使用了高通移动网络标准核心专利+非核心专利的5G手机专利费:单模5G手机为4%,多模5G手机(3G/4G/5G)为5%。按这个费率算,一台4000元左右的5G手机,其专利费用有可能高可达数百元,这一收费最高上限为400美金。

另外爱立信在2017年公布了5G专利费收取标准,高端手持设备5G专利许可费为5美元/部,低端手持设备许可费为2.5美元/部;而诺基亚公布的5G专利费费率则为,最高3欧元/部。

正如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健新所言,目前市场上5G手机价格是200美元~1000美元,2.5美元对手机“足够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是全球5G专利主要贡献者,持有大量5G基本专利。据世界知识产权研究机构GreyB公布数据,截至目前,华为已申报3007个5G专利族,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包含18.3%的标准必要专利(世界电信行业为了互通互联规定的基础性优秀专利)。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随着5G的快速发展,未来涉及到的5G技术、专利的终端会越来越多,假若华为对所有5G终端都收取专利费,那时候华为来自知识产权的收入或许就非同小可了。

对此,丁健新昨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至于其他终端,未来会“弹性”地去制定。”

另据华为《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显示,截至2020年底,华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万余族(超10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这意味着除5G之外,华为在知识产权收入方面仍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对标高通的商业模式或也不是梦。

事实上,无论美国限制与否,任正非一贯主张国内企业要向美国企业学习,并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感谢美国公司”。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