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洗牌、福音、焦虑、理性、国产替代…2021,新财富pick这九大关键词

2020-12-31 19:04 来源: 新财富 作者: 新财富

洗牌、福音、焦虑、理性、公司治理、资产配置、权益基金、国产替代、都市圈——2021,新财富pick这九大关键词!

沧桑跌宕的2020,今天终于划上句号。

无论这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年份,还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年份,作为20年代的启幕之年,这都是秩序重塑的一年,从全球治理到互联网治理,从消费逻辑到资本逻辑。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疫情蔓延下的乱与治,也见证了双循环下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与RCEP签署;见证了后浪奔涌下的消费时代变迁与创富主线更迭,也见证了注册制下的市场化转型与博弈;见证了业绩造假引发的监管风暴,也见证了互联网反垄断的执法破局;见证了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也见证了打工人的平凡而努力。

新财富的研究员和全市场一起,感知这些变化,思考这些变化。今天,我们聚焦自己的研究领域,对2020年其间的变革态势进行总结,2021年的演进方向作出展望。希望我们的观察与思索,有助您把脉来年的资本世界。

图片

202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定义为最坏的一年(the worst year ever)。在这一年,在疫情可能导致的危机中,美国释放了有史以来其发行货币总量的1/5。据美国政策研究所统计,疫情以来,美国亿万富豪的身家上涨超过了1万亿美元。

中国的货币政策相比更为保守稳健。虽然没有大放水,但这一年,在疫情肆虐、政治动荡的全球,具备稳定供应能力的中国经济仍显得一枝独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4607.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出口2680.7亿美元,增长21.1%。当月中国贸易顺差为754亿美元,创下199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海外需求最终落地成中国企业的订单。

无论中美,无论得益于货币效应还是产业创富效应,富人们的财富又一次经历了爆发式上涨。

不确定的世界里,2020是对确定性赋予价值最高的一年。人们未来确定离不开的龙头们,比如茅台等白酒股连创新高;或者确定替代现有市场的新赛道,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蔚来李斌从2019年最惨的中年人,成为2020年坐拥30倍财富涨幅的幸运儿。而恒大汽车,尚未有一辆量产车的情况下,市值能超过恒大地产。

展望2021年,民企创富有五大主线值得关注。作为打工人,看懂这些线索,也能够跟随大佬去赚钱。

1、2021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将经历一次大面积的“残酷”洗牌,单单在A股,全年涨幅50%以上的上市公司高达772家,再加上注册制背景下新上市公司的大批涌现,这个榜单的平均财富水平、上榜门槛必将大幅上扬。

2、互联网平台或将迎来更强的监管。蚂蚁集团暂停上市、蛋壳暴雷、互联网金融平台下架互联网存款等产品,强化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写进新一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一系列事件指向加强对数据垄断型平台的监管,互联网治理正式破题。互联网巨头的业务边界及投资并购浪潮将有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对这些年如火如荼的TMT创富产生一定影响,值得深切关注。

3、科技上的国产替代、消费升级、常青树的医药健康等方向,将依然代表着中国民企创富的中坚力量。

4、注册制的推进,进一步催化了上市公司的二八分化。财务造假公司将以更快速度被ST,对于庄股、内幕交易等行为的强监管,意味着资本枭雄们仅通过资本运作提升财富值,并进入富人榜的难度提升。而大批中小市值公司,如果缺乏拳头产品或核心竞争力,或将难以持续吸引资金的青睐。这些均意味着,榜单后100名的淘汰赛会更加激烈。

5、资本的放大作用下,上榜富人财富增速远超社会平均值,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舆论或将要求富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财富体现着资本的效率,但公平总不会缺席。庙堂之高者,心怀的是天下苍生。经过长年累月的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贫困县的概念。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划分里,中国有“四个世界”,一线城市可媲美欧美高收入国家,但人口占比仅2.2%;而只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水平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还拥有50%的人口。如何提升6亿月收入1000元人群的收入水平,民营企业家大有作为空间。

2020年初新冠疫情时期,大批富人热心捐助,体现出了与财富相配的社会担当。2021,ESG或将进入更多中国富人的关注范畴。

图片

过去的2020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及“三道红线”等多重考验,政府以超预期的政策定力坚持“房住不炒”,保持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及稳定性,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存量博弈中加速结构分化,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伴随融资环境持续偏紧,积极去化成为房企阵营的共识。中国恒大、碧桂园等头部企业大力降价促销、上线网络卖房、放缓跑马圈地,销售业绩继续创下新高。绿地集团、富力地产、华侨城、福晟国际等房企则卖地卖资产,断臂求生,去杠杆压力高企。

深圳、上海等大城市楼市热度居高不下,热点城市房产均价达到6-7万元/平方米。深圳楼市的疯狂“打新乱象”、“代持风波”不断,成为国内一道“另类”的风景线;二手房均价更是一骑绝尘,历史性突破8万元/平方米。部分三四五城市房价则跌成“白菜价”,内蒙古鄂尔多斯、黑龙江鹤岗、辽宁阜新、甘肃张掖等地出现一套商品房售价低至2-3万的极端情形。

在租赁市场,上半年各地政府和房企减租降费,积极支持复工复产,振奋民心;下半年蛋壳公寓暴雷后,焦虑四处蔓延,甚至传出一些令人悲伤的消息。而一线城市如深圳,房价上涨、房租下跌的反差,也为高位的房价带来隐忧。

作为核心资产孵化地,房地产行业在中国仍然举足轻重。预计2021年,政府调控仍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调控主基调将会延续。

随着“三道红线”试点实施、监管部门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信贷环境将继续整体趋紧,房企及购房者两端融资被限制,房地产企业总体的负债率还将持续下降。房地产行业从粗放监管向系统监管过渡,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房企阵营分化势必加速。除了继续“降杠杆”,挖掘管理红利将占用地产商们更多时间。

在“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的预期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或高位小幅下降,房价大概率呈现稳中略降走势。房企花式“降价促销”、探讨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全面取消公摊面积、建设共有产权住房,对于刚需购房者,新的一年福音或越来越多。

图片

2020是证券行业内外挑战交织的一年。创业板接力科创板开启注册制改革,证券行业最先感知政策红利,大量企业上市带来投行IPO业务增长,退出渠道的拓宽也直接利好券商直投业务,新兴企业相关投融资需求为整个券商业务链条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与此同时,注册制对券商定价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具备综合平台实力的券商优势被强化,中小券商则多显焦虑。

内忧刚起,外患也来了。金融市场的外资准入门槛大幅放宽的背景下,2020年4月1日,证监会宣布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消息一出,多家外资机构行动迅速,陆续提高了其在境内证券公司中的持股比例。12月,高盛集团宣布将100%控股高盛高华证券,首家外商独资券商尘埃落定。国际资管巨头抢滩中国证券市场的雄心昭然。“狼来了”的确定性下,打造航母型券商的口号呼之欲出,从年头到年尾,关于券商合并的传闻未曾断过。

2021年,证券行业的格局预计仍将沿着五个主题演进。

1、注册制下,头部券商份额扩大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清晰。在发行、投研、承销、资本实力、整体服务能力、风控能力乃至企业文化凝聚力等方面综合实力强劲的券商,优势会越来越显著,当前排在10名开外的券商未来想要挤进头部阵营,难度将越来越大。

2、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还将继续增加。从具体的业务上看,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均是外资券商布局重点和突破口,但结合现实情况,外资券商短时间内仍难以对内资券商产生威胁。

3、证券公司之间的强强整合、强弱整合将会迎来实质性落地。但从过往经验来看,券商并购之后如需发挥协同效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4、首批特色化券商雏形出现。2021年中小券商转型焦虑将会升级,个别券商会开始在具体业务上做出取舍,将优势业务做大做强,摸索突围之路。

5、全面提升服务价值,应对金融脱媒大潮。2020年12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纽交所允许企业直接上市的计划予以批准。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无需经过传统IPO流程,包括聘请投行担任承销商、进行正式路演等而直接上市。此举有助于企业减少发行成本,但也为券商等中介机构带来新的挑战。提升自身的整体服务能力,为上市企业带来超出发行费用的价值,将成为投行新的挑战。

图片

2020年,随着监管逐步宽松以及中国对新冠疫情的良好控制,并购交易呈现复苏增长的趋势。根据wind的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为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48%,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强势反弹;并购交易数量约1.22万起,同比增长14%,整体量价齐升。

随着存量时代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借助并购横向扩大规模、纵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在各个行业诞生了国际化的龙头公司。随着行业二八分化的马太效应持续,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将延续。

展望2021年,并购在四个方向将持续进行。

第一,金融资本脱虚向实仍是主旋律,金融资本+产业龙头深度融合仍是并购主流方式。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随着产业竞争格局变化,金融资本介入并购交易时的角色不再只是财务投资者,深度并长周期参与产业并购是大势所趋。从前端的并购标的筛选推荐,到深度参与并购交易的设计完成,以及引入各方资源进行投后协同达成双赢,将成为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升级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第二、注册制落地+退市制度完善,并购将走向成熟理性。上一个并购浪潮中出现的“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业绩”的并购游戏模式,在这一轮严监管中加速出清。颠覆无处不在的时代,如何应对行业的“诺基亚时刻”成为企业共同的问题,理性并购仍是企业转换赛道、突围升级的利器。

第三,双循环大格局下,跨境并购将复苏反弹。2020年新冠疫情短暂限制了跨境并购的进程,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国际化竞争不会逆转,中国各行业龙头企业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借力产业资本跨境并购,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内外双循环发展模式仍是主要驱动力。

第四,价值投资主导并购,医疗、信息技术和消费行业仍将是并购重地。资本市场吸金能力最强的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的预期明确,优胜劣汰的竞争持续,未来,在汽车制造、芯片制造领域,极有可能会诞生蛇吞象式的大型并购。

图片

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已有30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显著上升,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在2020年创下新高。

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重要一环,随着国内多层次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初步建立,上市公司披露质量也取得长足进步,投资者也因此得以分享治理红利。新财富联合光华-罗特曼研究中心研究发现,良好治理、高透明度的公司市值、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股票市场回报率都较高,也获得了更多资金追捧。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新财富首届和第二届最佳上市公司TOP50,机构持股比例平均为61.63%、61.41%;A股公司机构平均持股37.63%;有诚信违规记录的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平均持股比例为30.81%。机构投资者也愿意为这些公司付出更高溢价。2020年初至12月20日,首届、第二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平均股价涨幅分别为34.51%,31.3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1.33%。

需要清醒认识到,上市公司治理不科学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管控失灵、运作失序等引发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操纵并购、信批违规等问题比较严重。新《证券法》实施,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并鼓励自愿披露……法律、高层会议定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自律性规则多管齐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也进入新阶段。

随着注册制推进,国内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进一步接轨,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强化对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约束,改变“一股独大、一人独大”现象,完善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等治理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作用。

第二、鼓励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监督董事、监事履职。

第三、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制性规定的披露信息外,自愿披露的信息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强化关键人的把关作用。

第四、参考券商等级划分,为上市公司治理评分,并与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挂钩,倒逼公司治理水平提高。

资本市场需要开放、规范、透明,高水平治理的上市公司也将获得更多的资本投票。

图片

2020年,随着“房住不炒”政策和资管新规进一步落地,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提升,带动了权益类产品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财富管理行业已由保本保息的理财时代迈向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时代。

在超低息环境下,银行、券商等财富管理机构也不再简单聚焦于单一的金融产品销售,而是积极通过对证券私募、券商资管、私募股权、海外产品等业务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资产配置理念的兴起,正倒逼财富管理机构加快转型和升级的步伐,券商尤其突出。2020年4月21日,国联证券成为首家展业基金投顾的券商。此后半年,其余6家试点券商亦相继推出基金投顾产品,抢占新市场。8月27日,中金公司推出不足一年的“中国私享50专户”产品积累配置额突破100亿元,买方化、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理念愈发受到客户青睐。转型进程中,各机构间财富管理能力的差异化正逐渐显现,行业也将要进入出清和洗牌的阶段。

2021年,财富管理行业的格局预计仍将沿着三个主题演进。

1. 买方化。基金投顾业务正有效破除财富管理机构无法以买方思维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的障碍,而权益类产品占居民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也会让投资人逐步对财富管理机构的综合能力形成清晰认知,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 科技化。2020年各财富管理机构均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一是利用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佳的服务,二是发力投顾智能,致力于让财富管理机构比客户更懂客户,未来金融科技将是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3.  特色化。目前如银行、券商、互联网代销机构等财富管理公司均在依据自身禀赋,打造独有的产品及服务。这一年,头部机构基于投研及渠道端的积累,已在产品的代销、创设等方面体现出一定优势,而部分中小券商也依据自身禀赋展开了差异化竞争。

图片

2020年是权益基金爆发的一年,“百亿私募”、“外资私募”、“量化大年”、“公奔私”成为私募行业关键词。在业绩驱动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资管规模实现大爆发,较2019年末增长52.65%。私募行业的扩张带来了私募管理人结构分化、私募细分策略发展、行业人才流动等一系列连锁效应。

私募管理人头部化趋势愈发明显,头部私募吸金效应凸显,百亿私募存量超60家,涌现出一批新锐私募,使得这一阵营趋于年轻化。

私募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吸引了外资巨头的加速布局,截止到2020年11月底,外资WOFE达到32家,其中2020年入驻国内的有9家,与外资进军中国高峰期的2017年持平。而在私募细分策略发展中,结构性市场行情为量化私募提供了交易机会,各类量化私募产品业绩可观,掀起了规模增长的浪潮,量化类百亿私募增至10家,2020年可以称得上量化大年。

牛市往往会带来一批公募基金经理投身私募,2020年以来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已超过200人,富国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加入上海钦沐资产,同为富国基金的投资大咖于江勇则创办了丰琰投资,东证资管的明星基金经理林鹏创办了和谐汇一,泰康资产前明星基金经理余海丰创立了慎知资产,业内第三轮“奔私”潮正在演绎。

展望2021年,私募行业格局变动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1. 居民财富的增加将催生更多的投资需求,房地产投资性价比下降驱动财富流入权益市场,而市场普遍认为2021年A股投资难度加大,具有专业投资能力的私募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海外投资者看好中国中长期投资机会,外资私募将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外资私募在投资理念、投研体系、风控合规、国际化投资视野上具有优势,给国内私募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外资私募多样化投资策略、长周期的资产配置有利于改善国内的投资思维和习惯。

3. 量化交易量目前占A股的比例约为15.9%,远低于成熟市场的50%以上,未来量化投资的交易量、管理规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而量化私募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从早期的数据、策略的竞争,将发展为之后的算力、人才、运营等全方位的竞争。

图片

经历疫情的洗礼,2020年许多行业重启、下行,但疫情并未阻挡科技前进的脚步。量子计算、基础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纷至沓来。在大国博弈带来的科技封锁背景下,以及在全球半导体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下,半导体国产替代化如火如荼。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0日,144家科创板公司总市值 20973.3亿元,平均市盈率达到650倍。年初至今,科创50的涨幅达到38.75%,领先上证指数(13.47%)、深证成指(38.27%)、沪深300(27.26%)的涨幅。

2021年,科技行业将在四个方向继续演进。

1、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迎来应用大爆发;集成电路景气回暖,国产替代趋势加快。根据SIA和PWC预测,2021年将是下一半导体市场上行周期的开端,且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将是景气度最高的赛道,而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都将深度受益。

2、量子计算领域已经进入了投入进一步增大、竞争激化、产业化加速和生态更加丰富的阶段。2020年 12 月初,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陆朝阳团队在量子计算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量子计算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作为两个最关键的技术里程碑,量子容错计算和演示实用量子优势建立是量子计算实用化的转折点。

3、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将继续与工业、农业进一步深度结合。无论是何种技术,落地应用都是最为根本的问题。2021年,可以期待的技术落地主要聚焦在AI药物研发、农业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四个方面。

4、消费电子方面,手机厂商5G换机周期来临,高价位区间看苹果、海外市场看小米补位。手机进入存量换机时代,渗透率进入瓶颈期,导致总量难以出现增长。部分品牌厂商寻求破局,如小米、传音进入硬件与系统、软件携手并进的时代。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渐行渐近,TWS(无线蓝牙耳机)相对手机活跃用户配套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图片

中国经济奇迹最大的秘密是什么?一种强有力的理论是“地方竞争”。“平平无奇”的合肥,竟是中部城市经济逆袭的一匹“黑马”,南京在疫情中守正出奇,成为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最快的万亿GDP城市,杭州金融实力超越广州,成为中国金融力第四城……

近年新崛起的明星之城,无一不在南方,2020年前三季度GDP十强城市,仅剩下北京一个北方城市。南北分化加剧,中国经济重心大幅南移,短短几年时间,市场已经从“投资不过山海关”,退到“投资不过胡焕庸线”,进而退到“投资不过长江淮河”。

2020年疫情蔓延下,双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动力,国内增长空间抵消国际冲突,进一步改变中国城市竞争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格局。展望2021年,中国地区竞争格局或迎来以下几个变化。

1、都市圈主导的城市竞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下半场主旋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齐发力,成渝“第四极”呼之欲出,长江中游城市“抱团发展”……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形成共识。未来,新技术、新产业将主要孕育在都市圈,产业的蝶变将从全面开花的跟随型经济,向核心都市圈引领的创新型经济转变。

2、城市竞争已从资源、人口、政策的竞争全面上升为产业、项目、资本、科技等全方位的竞争。近些年,城市已从“人口争夺”战进一步升级为投资芯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战,以及争夺头部金融机构的资本战,进一步引爆产业流、科技流和资本流。同时,需警惕,其间蕴含的泡沫也或将集中爆发。

3、头部效应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无论是从GDP增长、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体量,以及独角兽的数量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都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遥遥领先,因此也造就了中国房价的冷暖两重天。未来,头部效应叠加虹吸效应,发展不平衡或进一步加剧。

你所处的世界,也许并不是世界的全部,而是折叠的空间。中西部不懂北上广深的眼泪,而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也怀疑中国6亿人月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统计真实性。未来,如何不让这种折叠加剧,让生活在各个维度的人,在碰撞中一起推动中国这驾马车奔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