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评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评论

应对物价上涨 需更多从供给端着手

2021-05-14 07:4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 2021-05-14 07:48

远超预期的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将近来火热的海外通胀话题引向高潮,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折射出投资者对全球货币政策“转弯”的忧虑。就我国而言,近期的物价上涨有特殊成因,单纯收紧货币政策未必是最佳选择。有关专家认为,应对物价上涨,需更多从供给端着手。

不过,有关部门对物价上涨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如果外部通胀压力不断增加,我国物价上涨预期持续升温,货币政策将不会缺位,当前可能尚处于观察期。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谈及物价上涨时措辞温和,提出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尽显对物价指标上行的容忍度。

容忍不等于无视。我国近期物价上涨具有结构性、外源性及阶段性三大特征,简单地通过收紧货币政策予以应对可能会“事倍功半”。近期物价上涨,主要源于大宗商品和部分原材料涨价,反映在价格指标上,即生产价格出现较快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仍相对平稳,物价变化具有鲜明结构性特征,上下游传导受消费意愿阻碍。

从大宗商品涨价成因看,本轮价格上涨在较大程度上受海外阶段性供求“错位”影响,是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反弹制约供给端的后果。我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对我国工业品价格产生影响。简言之,当前物价上行不是全局性的,主要压力来源不在国内,主要矛盾也不是需求过热,单纯收紧货币政策未必能起到明显效果。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收紧货币更须谨慎。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主要问题出在供给端,就应更多从供给端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在需求端,完善房地产调控、强化地方投融资纪律,将有助于避免对原材料涨价“火上浇油”。更关键的变量还在海外,若全球疫情能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兴经济体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正常,则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可能放缓。

容忍更不等于放任。事实上,近期有关方面对物价上涨的关注度明显提升。11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在相关话题上篇幅颇多,并就如何看待近期国内外物价走势开辟专栏。由此可以看出央行正加大对物价上涨问题的关注。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措辞温和,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恰恰是央行管理和引导预期的体现。

坚守币值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保持物价稳定则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物价指标出现上行,物价上涨预期有所抬头,应管好货币总闸门,避免刺激市场预期。若未来通胀继续扩散,预期继续发散,预计货币政策也将适时应对。

综上,当前货币政策可能处于观察期。今后一段时间,需重点关注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向CPI的传导情况,以及经济恢复程度,特别是消费修复及就业改善状况,并灵活调控,以避免发生内需趋热叠加涨价蔓延的情况。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