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牛散彭朝晖:擅长中小盘成长股价值挖掘,赢在重仓、贵在坚持

2022-08-07 19:59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周媛
证券时报 周媛 2022-08-07 19:59

原标题:对话民间牛散系列丨彭朝晖:擅长中小盘成长股价值挖掘,赢在重仓、贵在坚持

民间牛散是市场上颇为神秘的一群人,他们是如何凭一己之力穿越牛熊、保持投资业绩长期优秀的?相信是投资者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为此,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特推出“对话民间牛散”系列访谈,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分享投资见解,希望他们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投资启示。

近期,时报会客厅对话民间牛散彭朝晖。彭朝晖目前为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1994年入市的第二代股民,曾任上市公司高管,2003年成为职业股民,风格激进三起三落,擅长挖掘中小盘成长股,喜欢集中持股,进行以年为单位的中长线投资,目前重仓“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

以下为部分访谈内容。

(点击图片可查看回放)

证券时报记者:您是何时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的?

彭朝晖:我早年在港股上市公司工作,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有基本的了解,1994年初我在深圳证券一条街、现在的福田区振华路开通了A股账户。资本市场上的知名人士如林园、赵丹阳当年也在同一个营业部。当时外资企业上班较忙,但对股票痴迷只能通过收音机、BB机了解查看股票信息和行情,偶尔到营业部现场,但旁边的电脑成天被人霸占,只能看大屏幕滚动显示行情,下单买卖还要和大妈们排队挤在营业部柜台前递纸条。杨百万算第一代股民的话,那我算是中国第二代股民吧。

我喜欢做预期差的股票

从没买过大白马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介绍您的第一桶金?如何评价自己的投资风格?

彭朝晖:其实我就一小散,初始入市资金6000多元,一直是自有资金在做投资。第一桶金是1997-2001年投资B股赚到的,不过当年投资B股较复杂,国内人士必须借用外籍身份证进行公证委托开户,否则有资金和法律风险,而我在外企就不是太难的事。当时A、B股价差非常大,譬如我曾经重仓的一只深圳B股才3毛多港币,而A股大概有8-10倍的溢价,那我为什么不将A股换成B股呢?于是抛A股全仓进深圳B股,后来几年每月工资留下800元生活费其余全换成港币每月定投,到1999年5.19行情我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2001年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B股对内开放,这是足以改变人生的重大利好,几乎所有B股出现连续10多个涨停,满仓深圳B股的我充分享受了巨大政策红利,全仓投资B股的四年时间获利约30倍。

那会真幻想自己成了“股神”。股市简直就是印钞机,完全没心思上班工作,很快我的投资风格开始漂移。2001-2005年我把B股全换回A股,A、B股都经历一轮超级熊市,A股最低跌到了市场几乎窒息的998点,这个阶段我主要听各种消息题材炒股结果亏得惨,直到2008年底1664点底部开始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就是以价值挖掘为主的成长股机会让我的投资发生积极变化。

我不是短线交易型选手也基本没买过大白马龙头股,偏爱存在市场预期差的股票,偏重于中小盘、中低价、尤其是科技成长股的机会。毕竟是自有小资金,能够承受波动风险和重仓持有弹性大的品种。如果爱要深爱的集中持股满仓操作、一般不考虑止损的激进投资风格,不受外界干扰除非预期改变和基本面恶化,或出现更好的股票才考虑调仓换股,我的重仓股是以年为单位的中长线持有,持有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拿了七年。

很期待在我的投资生涯里能够挖掘并重仓5-10倍牛股,充分体现研究分析能力,这样几十年股海人生才有意义,投资才有真正的乐趣,这就是我投资所追求的目标。

证券时报记者:A股市场波动大,如何在仓位上进行控制?

彭朝晖:我常年满仓一般不择时,我自认为我才是中国A股最坚定的多头,虽然A股市场和自己的持股经历过很多次巨幅波动和惨重教训,但我的风格很难改变。不过我现在也会根据自己对持股个股的研究跟踪、结合市场热点变化调整一下持仓结构,也可能做一些大波段,虽然是集中持股但不会满仓一只,除特殊阶段外我一只股票最多六成的仓位。重仓的股票持股成本较低持有时间才会较长,但是非重仓的股票肯定会中短线结合操作。

听消息遇到过投资上重大挫折

证券时报记者:重仓长线持有经历过哪些风险教训?不同于机构的专业研究能力,做为个人投资者,如何吃透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呢?

彭朝晖:我28年投资生涯经历过三次重大挫折,分别是2006年爆仓、2015年股灾紧接着2016年初的熔断、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都是满仓扛下来,其中2006年因为听消息有一笔重大投资失败让我差点跳楼,当时犯的最大错误是借钱炒股满仓一只股票,这家西安的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查后连续六个一字板跌停。当时好朋友说有利好推荐给我时以为暴富机会来临,根本没有深度研究和公司调研,身边一帮朋友无脑买入结果股价腰斩,辜负信任让朋友们亏钱比自己损失更难受,痛不欲生的是我2006年11月份1880点遭遇爆仓后,错失了2008年6124点因股权分置改革让利于民政策性大牛市,很多股票几十倍地疯涨,包括我自己爆仓的那个股票从割肉价一年多也有5倍涨幅。回顾我认识的几十亿甚至百亿超级投资大佬起步就在6124点这轮中国最大的牛市中获利几十倍。本来基础不错的我却因一次失误爆仓与身边朋友天壤之别的差距从此拉开,最大的一次牛市机会没把握唯有感叹命运、无尽悔恨。

2003年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成为职业股民的我很难接受又回去上班的残酷现实,那段艰难的岁月是我人生至暗时刻,生活压力迫使我离开股市重新规划人生, 2006年底又回到港股上市公司担任高管,我对港股和A股的关注没有停止,并时刻反省自己问题在哪?思考如何抓住机会东山再起?

我的现在研究方法是通过我自己的经历和积累,吃了很多亏,缴了很多学费练出来的。以前盲目听消息遇到投资上的挫折,所以现在我特别注重做深度的基本面研究,把整个产业逻辑、公司逻辑都理得比较清晰。以前可能偏重于题材,现在更看重价值和未来的成长,宁可稳一点,也不愿再冒更大的风险。

以实业的眼光去投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您具体怎么研究市场、挖掘成长股呢?

彭朝晖:首先,我非常认可机构的投研体系,学习一个完善的投研体系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孤芳自赏,以为自己很厉害,很多投资者总会以为自己掌握了什么妙招,但其实我认为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公司,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非常重要,我也经常参加卖方策略研讨会、上市公司和机构各种路演交流会,学会从机构详尽的研究报告挖掘投资机会。

第二,我曾在上市公司任职,参与过资本项目运作,对于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有一定理解。

第三,我财务专业比较喜欢研究财务报表,我关注的公司,前三年的报告都要梳理一遍。就为了详细理解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产业背景、战略规划、投资方向、财务结构、盈利能力、核心技术和研发、董事长和创始团队的背景、行业空间、产业上下游景气度、产品的稀缺性和独特性等等都能从报告(含机构研报)中找到答案。

第四,我喜欢去听一些市场的声音,包括证券时报丰富的财经信息和公司信息披露,还有一些电视财经和股评节目,从媒体去挖掘市场的声音。有些人看股评会担心是不是忽悠啊、黑嘴啊,但我会通过他们的声音去剖析市场在关注什么、了解市场的热点是什么、理解市场在做什么。现在快5000只股票,你不去听听,怎么才能知道市场的变化?而且他们并不会干扰我的判断,因为我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认知。最多借鉴思路,在我的脑海里没有无脑买入这个词。

第五,线上线下投资交流都很重要,线上主要通过专业投资微信群的交流信息,信息化发达的世界,网上学习交流极其丰富,是中小投资者最简捷的方式,当然关键是你自己有辨别能力,不要因为网上推荐股票就采取无脑买入抄作业的粗暴模式,应该多从提供新思路和观点的角度再过一下自己的脑子分析市场。另外深圳线下的投资圈资交流非常活跃,各种专家、公募、私募、牛散、卖方机构、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之间经常会有一些线下交流,对于挖掘机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譬如说华为、腾讯、BYD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就很容易通过这些公司相关的高管交流印证。另外我习惯以股会友互相切磋,全国的股友群友比较多,也经常会邀请我去一些上市公司看看,我喜欢把产业资本和股票投资融合起来理解,看报表,有些东西会比较生硬,而去上市公司走一走,可能会了解得比较丰富更清晰。以投实业的眼光去投一家公司的股票,可能剔除浮躁更客观。

第六,我喜欢深度调研。当然网上也有些段子:听董秘的亏一半,听董事长的亏全部。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去看上市公司的时候其实是在做一个佐证,我会提前做好功课,带着问题带着一些能被量化的指标去调研,做一个交叉印证,这样的调研才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种近距离的深度研究很有价值的。我希望做到比董事长、公司高管更理解公司,怎么判断一家公司能从小市值做成大市值,怎么判断一家公司能成为细分行业龙头,就得从这些点点滴滴开始做功课。

第七,从中长线投资看我关注的新经济行业的个股有选股指标:一般业绩未来两年持续5-10倍的增长,股价会伴随业绩增长3-5倍空间。我很少参与旧经济、周期股和大白马。

我最近就去过二十家公司参观调研,了解的情况不乐观尤其是中小微可能下半年有更多的企业无力支撑,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商务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供应链也发生了问题,订单大幅下滑,有的公司前段疫情时间停产,经营上肯定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就我所了解的几家公司,业绩下滑30%的都算是少的,有的公司甚至40%-50%的下滑。我直观感觉今年可能大多公司都不太理想,希望只是短期现象,期待更多的政策刺激经济托底防止经济下滑。

证券时报记者:那么你策略上会因此有什么调整么?

彭朝晖:在全球宏观经济偏弱、部分欧美国家陷入衰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适当控制仓位、轻大盘重个股、把握结构性机会可能是趋势,重点还是寻找高景气增长行业和优秀成长公司、制度红利和困境反转可能是我看好的投资方向,譬如说我长期看好“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表现突出,如风光锂储、新能源汽车等等,未来可能更多关注调整已经充分的芯片和军工投资机会。市场的资金永远是最聪明的,每个人风格不同但必须尊重市场并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密切关注市场的运行特征。

单票满仓满融基本就是灭顶之灾

证券时报记者:您在投资时是会加一些杠杆的,在运用杠杆这种工具时,如何控制风险?有什么心得和经验?

彭朝晖:杠杆对很多中小散户朋友来说是一个敏感、好奇又恐惧的话题。我历史上账户市值损失最大的一次是在2015年股灾和随后的熔断,2015年深沪两市最高融资规模大约2.5万亿,还有配资杠杆预计10万亿。尽管从2012年11月到2015年我对创业板的大牛市判断精准、在700多点满仓创业板到2015年最高时账面几十倍收益,但由于这三年一直满仓满融创业板,全程经历股灾坐了过山车回撤异常惨烈,2016年初熔断后最终又是一次大起大落A字数字游戏,几乎浪费了股海人生第二次5178点的大牛市行情。

据我了解2015年参与大宗交易、定增的机构极其火爆,大宗和定增通过伞型信托配资甚至做到10倍杠杆,当时多位活跃市场的百亿级大佬被团灭,还有不少深圳潮汕小贷公司进入配资市场几乎没有幸存者。

加杠杆一旦碰到系统性风险,那就是灭顶之灾,股灾来临哪怕没融资满仓都是不归路。回顾中国股市30多年历史,整体是向好向上的,如果你不融资,对散户是很友好的,稳健的散户是能赚到钱的,但很多人其实是败在融资杠杆上,所以融资杠杆是双刃剑,当然盈亏同源赚的时候赚很多,亏的时候亏很惨,那么如果你要加杠杆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融资一定要择时、切忌赌徒心理,判断整体市场环境比较稳定、大势向上行情来临,对融资标的公司基本面非常了解、把握性大。如果听消息题材去做波动巨大的标的融资真的非常危险,还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否则一旦突发事件和标的公司的基本面发生恶化你是很难应对暴跌了。其次就是融资比例上,现在监管政策把融资的风险,包括折算率、杠杆比例和单票比例已经控制得较好,特别要提醒一点的就是,历史经验看单票满仓满融基本随时灭顶之灾,你没有足够的安全垫没有足够的后备资金保障安全比例,随时让你寝食难安。第三就是一定要止盈止损同时随时减仓,还要保证合理的融资杠杆比例,你心里一定要有个目标预期,到了目标预期一定要止盈止损,融资已经是放大了你的贪婪和风险了,如果做错了就要认错,不要去跟市场对抗不要盲目补仓,如果到达你的目标盈利位,也要及时止盈,千万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心理。

投资最重要的是认知市场 尊重常识

证券时报记者:经历了这么多大起大落,依然存活于市场中,并且活得还不错,您认为您主要做对了什么?对中小投资者有何建议?

彭朝晖:首先尊重市场,对市场要有个清晰的认知,在一个趋势向下大环境下做投资,大概率亏多盈少。那么A股是个什么样的市场呢?我在2018年2500点的时候就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股权投资替代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代,虽然这几年中国股市也就在3000-3700左右波动,但我认为中国房地产曾经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市场,经历30年的辉煌时代肯定过去,除了股权投资无法找到一个能容纳庞大资金且收益率等性价比相对比较好的替代房地产的大类资产市场了,相信未来A股目前整体估值匹配中国经济增长也有较大上涨空间。

尊重常识和分析逻辑,你必须有基本的常识用于做投资选择,因为选择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方向或者现在市场流行说法的风口极其重要,未来A股很长时间都是结构性机会,不太可能有指数化牛市,当然也不会有巨大系统性风险,但个股就有如退市归零风险,具体落实到看公司层面如有的公司报表特别靓丽,却没有看到研发投入,没有产业背景,但又把自己的技术说得神乎其神,这就有悖常识了。还有同质化严重的公司,包括出口型的产品是以物美价廉著称的,商业模式都一样,你的毛利率却比同行要高很多,这种我也会先打个问号再去研究;还有一些公司,做的业务在海外,宣称在一些非常落后的国家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资产,我以前做过海外并购,我就特别提防这一点,他说得非常好,但是我无从证实。你在中国赚不到钱,但你到海外落后国家长期能维持一个这么好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我就会打上问号;还有的科技公司或投资初创型公司问遍一级二级或产业内专家都不知道,名不见经传突然冒出来说自己某些方面很强很赚钱,这也会违背常识了。如果常识让我避雷那逻辑分析是自己坚守长线投资增值的动力,这需要长期系统地学习和积累。

我总结过自己曾经成功的一点是:赢在重仓、贵在坚持。做组合太分散其实很难高收益,作为个人投资者资金量不大,我重仓股最多三只,灵活操作的短线一年也没几个,我基本上是每年选择看好的行业板块中选择一两个股票持续研究跟踪,一般从高景气行业中重仓弹性大的成长个股。如果中长线看投资95%的时间段都是折磨和痛苦的等待,5%的欢乐黄金时间,守股真比守寡难,如果你没有办法能经常把握那5%,那你就承认自己平庸,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股神,谦卑地做好市场的小学生、学会耐心等待。坚持自己的同时倾听和包容市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角度,求同存异、百家争鸣才是成长智慧的选择,力争做到全面、理性和客观。

做最确定的事、寻找自己最适合的方式生存,我认为A股市场容量足够大,不同的资金属性和风险承受能力必然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式不管是研究分析中长线的价值成长、基本面、还是短线技术面、资金情绪面,甚至打板模式,只要能从股市赚钱且适合你自己持续的盈利模式都是最好的,你必须继续坚持而不是风格漂移迷失自我。

复利增长是成功的法宝,稳定复利增长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盲目的暴富中彩票的心态肯定不适合股市,复利是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就是风控减少失误,我自己风控也弱也在学会控制,从实际交易的角度看如果短线买卖三、四次都是失误输钱,证明你的判断偏离了市场,请第一时间休息调整心态和策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在股市一样重要。

纵观中外股市历史的客观事实是无论牛熊市场中亏钱一定远大于赚钱的。你看看咱们A股市场全是清华北大、海归精英专业人士在玩,你凭啥觉得自己更聪明更有优势获得超额收益?术有专攻投资不熟建议购买基金,个股不熟建议购买ETF基金。我觉得如果是上班族投资就当保值增值或获取额外的奖励,每年投资比存银行买理财收益高就是胜利;职业选手只要收益比原来自己上班、做生意强就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因股市实现财务自由。

对中小散户朋友提醒风险的是:投资A股是资产配置方向之一,一定要评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切勿借钱炒股、拿生活费和企业经营应急资金炒股、还有可怕的学生校园贷炒股。建议不参与风险更大的期货市场和外盘,A股都不熟悉去做美股港股可能更糟糕。另外炒股不是打麻将既不能单吊一只、更不能天女散花,很多散户朋友贪便宜或者深度套牢后不管不问了,大部分手上几十只低价题材垃圾股,衷心奉劝坚决远离垃圾股,全面注册制后退市可能比现在更严厉,未来市场即便牛市也不可能有全面鸡犬升天的个股机会,一定是剧烈分化,对套牢的垃圾股无论如何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证券时报记者:您在股市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会如何调整情绪?

彭朝晖:心态决定一切,保持心态稳定内心强大。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你,如果遇到挫折就休息去学习,充实一下自己。股市永远不会关门,可以继续再来,像我经历了那么多次挫折,我还可以重新起来继续玩。其实A股非常包容多样性,各种风格的人都有可能取得成功,投资者悟性是一方面、勤奋也是一方面,需要自己去学习摸索的,我也是通过一次次血的教训找到的适合自己的方式。

投资需要大格局、信仰和情怀,永远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相信风雨之后阳光灿烂,股市永远是涨跌的周期变幻,只要活着就有机会,投资必须弘扬正能量远离负能量、做正确的事切忌莫名其妙的浮躁和无病呻吟的埋怨,无意义的发泄只会让自己更无知无趣,投资就是修行,保持内心的淡定,放低自己的预期和目标会让自己内心更加从容自然。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我喜欢唱歌和跑步,我唱歌激情奔放、跑步出汗啥都不想容易放空自己排压。还喜欢和朋友们尤其是年轻人交流,年轻人有活力会感染自己的激情,尤其是投资科技股一定要关注年轻人所关注的新鲜事。我经常以投资群为基础在深圳和全国各地经常组织各种投资聚会群友交流,我认为投资一定要跟牛人为伍、跟强者同行,一定要向市场中最牛最强的高手学习分享,人家成为高手一定有他成功的原因,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不定高人一点拨就通,不要带着偏见,要去抓住他们闪光点取长补短成就自我。

投资需要一定的资源和圈子帮助提高自己,有人说我是普遍投资者根本不认识市场的牛人高手,其实现在通过发达的各种媒体或微信,你把投资和交友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稍微主动积极点你也可以接收到正确的市场声音和思想,不要觉得别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就去排斥,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寻找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慢慢走出失败的阴影,长期积累成长那你的格局和眼界就不一样了,也许失败之后就是即将而来的成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