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千乘资本二期基金成立大会暨五周年庆会议上,针对最近两年的投资和行业的氛围发生很大的变化,机构就当前新周期下的股权投资前景以及策略进行了圆桌讨论。千乘资本的出资人们,也从母基金的和产业资本、政府引导基金的角度进行了各自的解读。
元禾辰坤徐清:加大制造业配置比例
“在过去的8、9月份,整个市场变化很大,特别突出是消费品牌,和上半年相比所有的消费品牌的估值和整个状态,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元禾辰坤管理合伙人 徐清表示,“总体来讲,我们认可中国的品牌到了这个时间点是崛起的了,但是这样的冷热交替,还是非常充分显示在国内的政策的影响和经济的导向。”
徐清认为,今年以来新的政策频繁出台,大家对资本市场和未来经济的走势预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她特别强调,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整个股权市场非常热,作为母基金,核心是通过投资赛道的组合达成最优的投资收益的回报。紧跟国家政策,选择是最好的团队,投资元禾认为未来最有前景的赛道和产业优势:今后会在制造业做更强和更大比例的配置,而在文娱、消费,尤其是吃喝玩乐方面,应该会有紧缩的变化。具体到元禾,会在医疗赛道的布局会保持原样,但是在TO B端以及软件类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比例和强的倾向性的配置。
建发新兴蔡晓帆:选把握产业本质的GP
建发新兴投资总经理蔡晓帆认为,中国创投领域非常好的GP可能仅有总数的1%,其中真正能够在行业里扎得很深的、对产业有资源有认知、能够把团队带得好、持续的做下去的,又是很小的比例。
“但头部企业融资时又抢的很厉害,导致大家对投资行业的未来有些担心”他说,“所以在这个担心之下,大家可能更多的会追求确定性的头部的资产。头部资产已经确定的时候,相信已经不是A轮了,这时候考验往前走的能力和对产业本质以及变迁方向的把握水平。”
他也阐述了厦门建发的投资逻辑,和对的人在一起,既能够帮股东或者合作伙伴创造一些收益,同时符合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数字科技等领域做布局,即使是间接的参与也可行,这就是持续的商业模式。
招商局创投卢振威:协调产业资源赋能被投企业
招商局创投副总经理卢振威则从招商局集团的产业资源赋能被投资企业的角度展开:
在招商局集团创新和协同政策指引下,招商创投和各集团内各实业公司通力合作,挖掘兄弟公司创新需求,寻找、投资与产业公司能彼此赋能的项目,并推动合作。招商局集团较丰富的产业资源、应用场景的确推动了招商创投被投资的企业的加速成长。
集团也对此类创新、协同积极支持,并给予了政策上的鼓励。
同鑫资本钟瑾:地方政府的竞争助推中国产业升级
同鑫资本董事长钟瑾表示,我们是管理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和产业集团CVC基金的专业机构。投资理念是跟政府一起引导产业,和产业一起投资企业,和企业一起打造生态,聚焦于产业的母基金是我们布局之一。当下政府引导基金已经进入新的时代窗口。长年来,政府引导基金由政府直接管理效率低下,因为政府希望发展的产业多元化,很少有地区只发展一个产业,多元化很难产生聚焦于某个产业的专业的团队。当前产业和政府的需求在慢慢趋同,而且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中国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推手和抓手。
他指出,泛半导体行业有非常重要的工业数字化场景,我们重点看和泛半导体相关的领域,比如先进制造、装备、材料方向,围绕场景选择相应的优秀GP合作,和千乘资本的投资理念相同,我们会选择这样的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广州金控基金邱秉强:政府资源要为GP做互补
广州金控基金政府基金部副总经理邱秉强指出,选GP的时候特别的关注机构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的阶段,因为广州正处于一个产业迭代很重要的周期,广州的产业很丰富,包括有化工、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半导体这一块跟江苏、上海略有逊色,但是也在发力,此外包括在日化、服装、食品、家居很多的传统产业都在广州,很多的产业需要升级。
顺着这个逻辑,千乘资本投资的方向就是帮传统的产业节能减排,提高效率,从数据化与智能化帮传统产业做迭代,以科技和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广州需要这样的CVC和GP。
他特别强调,政府的资源一定是作为GP的互补,GP把科技和团队看懂,政府可以利用金控的平台与金融工具支持生物医药、半导体、AI等产业落地。比如开发区如果进到了领军人才名单里,立项了话有3000万的补贴。如果有知名GP推荐的话,区里的引导基金也会参与投资。
最后投的还是专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的基金,这些基金随着科创板、北交所的注册制,有特别大的发展机遇,企业的上市被充分提前了。也就是说资金的退出也可以提前了,所以顺势而为很重要。
中金启元张胜兰:把资本的力量转向硬科技
中金启元董事总经理张胜兰表示,投资一定要顺势而为,遵从政策导向指引。我们的基金是国家级引导基金,从一开始就引导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利用母基金资本放大的效应,把资本的力量引导到硬科技,核心零部件和卡脖子技术赛道。我们专注投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方向。对于被投企业的阶段,我们希望基金投向初创期的企业,即522企业:企业员工人数不超过500人,总资产和营业收入不能超过2亿。随着科创板和北交所的开放,基金退出和企业资本化进度大大提前了,这样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
千乘资本熊伟:未来十年是中国股权投资的大时代
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总结,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未来10年,在中国做股权投资机会非常大。从2000年到2010年是草莽时代,少数人成功了;2010-2020年可以称其为资源变现时代,全面PE也有很多机构赚钱了;但科创板注册制之后,给专业化、垂直基金非常的大机会,IPO成功但不一定等于赚钱,少数项目赚大钱,对GP提出的要求更高。千乘资本成立五年,二期基金本月正式完成募集13亿,至此管理规模已达19.5亿,未来将持续重点围绕工业科技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责任编辑: 王明弘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