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深度|多款银行理财净值突然跳跃,发生了什么?数万亿资产正式转轨!别了,伪净值平滑曲线

2021-09-28 16:09 来源: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作者: 刘筱攸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刘筱攸 2021-09-28 16:09

一个影响很大的事情,正以一种不那么高调的姿态发生了——银行理财资产估值切换正式开始了。

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发现,首批低调开启估值切换的理财产品,定开和封闭产品都有涉及;发行主体不仅涉及大行,还有股份行。不少产品在估值切换当日释放此前浮盈,使得其净值有个不小坡度的跳升,顺势推高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据记者了解,目前切换资产估值的产品占比尚小,各家陆续择时开始。主要大规模切换会在国庆长假过后,在十月底前完成全量改造。也就是说,进入11月以后,投资者再也看不见那种永远平滑向上的收益曲线了。他们面对的,将是一条走势陡峭甚至凌乱的净值曲线。

这显然对理财公司的消保团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您可能要备好足够有说服力、又让人听得懂的话术,来面对投资者(尤其是老龄投资人)蜂拥而来的疑惑了。

告别平滑曲线,净值陡然跳跃

观察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是为数不多的能从产品层面感知到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估值切换的有效方式。此前在摊余成本法计价下,资产的溢价或折价是可以平摊到每周或每日的,净值和收益率是可以人为地“调节”成很平滑。一旦将底层资产全部转成市值法估值后,毫无疑问净值曲线将会变得“陡峭”。

券商中国记者查阅多只理财产品历史净值,发现了一些净值表现具有共性的产品:

理财公司A在售的一款混合类产品,封闭期为735天,风险等级R3。9月7日为其净值分水岭,在此之前单位净值长期保持在1.0000水平线(9月6日为1.0001),而在当日突然跳涨9个BP到1.0010。9月7日后,该产品净值开启震荡模式,每日净值升降幅1-7个BP不等。甚至一度击穿之前的净值横盘水平线,下探到0.9997,但于9月23日回升到净值1.0000。

理财公司B在售的一款最低持有期30天定开产品,风险等级为R2。查阅其净值历史表现可见:其9月16日的净值为1.0031,较9月15日的1.0024上升7个基点。单日飙升7个基点的表现从未有过,此前的净值都在0-3个BP间起伏。

理财公司C的一款每18个月定开产品,在代销行评级R3(内部评级R2)。其在9月22日单位净值达到0.9993,较上一个交易日(9月17日)上涨7个基点。但就在9月15日之前,其净值波动幅度一般都仅在0~1个BP,只在16日突然大降8个基点。也就是说,该产品一向波澜不惊的净值曲线在9月16日-9月22日(实际只有三个交易日)走出了一个大“深V”。

图片

单位净值一改此前平稳水平线,在某个时点陡然跃升并进入剧烈波动区间的典型样板

净值跳升的理财产品还有若干,在此不再赘述。“正常不可能一天涨这么多。一般固收的产品,按日单位净值波动应该是在1BP,那么每周就是上涨7BP,这样就能把年化做到3.65%。如果债市波动大一点,那么也有可能当日会在3个BP净值的上下波动,这在摊余法下都算罕见了。像这几款波动很小,突然一下子净值飙涨7个点、9个点的,应该可以理解成在切换估值算法。”一名华南理财公司资深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另外一名股份行理财公司投资经理分析了另外两种可能性:如果净值跳涨的产品规模较小,也有可能是靠一笔十年期、三十年期国债波段大赚一把;再就是规模较小的产品遭遇巨额赎回,赎回费全额计入资产,使得剩余很小的规模出现净值跳涨。“总之很少会因为投资的关系突然涨这么多。排除上述两种小概率情况,应该就是在切换估值。而且各家理财配置的仓位不同,我估计切换后最多可能会释放十几个BP 。”该股份行理财公司投资经理说。

上述两位投资经理的分析,验证了券商中国记者此前采访的某大型理财公司内部人士的预判。该人士彼时判断估值切换从短期来看,对于部分存量产品实际构成利好。原因是此前基于牛市,相关产品积累了一定比例的浮盈转为市值法其实相当于释放前期积累的“安全垫”。

综上,产品估值一改平滑走势陡然跳升,放在监管要求已使用成本法估值且和期限不匹配的理财产品,必须于10月底前整改成市值法的背景下,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估值切换已经低调开始。

而事实上,记者从当事方即银行理财公司处也很快得到了对这一结论的验证。截至目前,包括深圳三家理财公司、沪上两家理财公司、北京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陆续开始对理财估值的切换。其中两家进一步称目前已完成切换的只占少数,大体量将会在国庆假期过后进行切换,全量会在十月末前按监管要求整改完成。

“我预估10月份大体量切换时,当日释放收益会更高,大概率普遍到10bp以上。”上述股份行理财公司投资经理表示。

收益“十月虚高”,理财消保请注意

当国庆长假结束后,资产估值切换会是一个比现在大阵仗的事情,因为所涉产品会越来越多。而这些产品的净值大部分都会在当日或短期内呈现跳升状态,原因前文已经说过,是因为年初至今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较多,存量债券资产转为市值法估值后预计浮盈可观。

这时候,一个“隐患”,或者说一个难题就接踵而至了——

资产浮盈的短时释放,意味着相关理财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会被推高,而很多理财投资人最喜欢关注的就是这项指标。但超高的收益并不可持续,因为待所有的资产估值在十月末前整改完后,净值将再也不能够被人为调节,产品年化收益率将会高位回落。

也就是说,进入11月以后,一些冲着十月份良好收益表现来的投资人,很快会发现随着市场波动,净值开始变得“不那么争气”。如果有用户画像,银行理财投资客群大概是市场上风险偏好最低的一帮人,他们中可能有乡村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有社区里上了年纪的长辈,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当初看上的APP里那款收益率不错的产品,或者是信赖的网点客户经理推荐的产品,现在收益掉头向下。

现在,已经有大行理财公司内部人士,对这个潜在情况进行了极其有责任感的思考。“我们作为从业者,需要给到投资者足够的风险提示和用户陪伴。要提醒他们不要看到非常高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就冲进场买买买。当期收益释放完,11月1日往后的收益就很难很高了。银行理财的净值表现真的会波动加剧,而且真的已经不是刚兑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该人士呼吁。

加大对投资人的风险提示是银行和理财公司的必然动作,但怎么做才是重点。眼前的问题就是:在切换估值时,究竟需不需要清晰告知投资人?是以官网公告的形式,还是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增加相关说明的形式?

记者查看多家银行官网,截至目前,仅有浦发银行在9月10日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监管规定变化,该行部分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估值方法将发生调整。但该公告较为简短,并没有指出调整涉及的相应产品、整改时间点以及潜在净值波动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其他银行和理财公司选择对净值切换进行公告,是简单地告知估值调整这件事,还是要细化到对产品估值的具体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此外,券商中国记者翻看了多只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大部分说明书都会将所投资产按照存款类、债券类固定收益证券、股票、衍生品、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专户/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类型,分别做出估值方式说明。同时载明 “如果产品管理人或产品托管人认为按以上规定方法不能真实反映理财产品资产公允价值的,经产品管理人和产品托管人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资产价值的确定方式。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按照监管最新规定执行”的条款。

这些条款保障了管理人更改资产估值方式的合法性,但问题在于如何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

记者查阅的一些产品说明书里列明了产品管理人应当进行临时报告的情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转换产品运作方式(产品认购期延长;变更投资收益分配事项)、变更投资比例范围、产品提前成立或提前终止;变更托管人和注册登记机构等;进行收益分配;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对投资周期天数进行调整;遇特殊情况需临时增加/减少申购开放日;产品成立后调整相关要素。

我们暂时并不知道“估值切换”是否会被认定为须临时报告的情形,但相信各家理财公司销售部门(含消保团队)一定会和母分行个金条线充分做好准备,最大可能在真净值化到来的11月份,将投教工作和投资人陪伴工作尽责做好。

涉及估值切换的理财资产规模究竟有多大

记者早在一个月前的报道《银行理财巨震!六大国有行被召集开会,"挥别"成本法估值,各方紧急制动24小时》就已指出,继监管要求大行理财产品所投资产不得使用成本法估值后,影响迅速外溢,几家城商行很快也被传达了监管意图。而据财新最新报道,部分股份行也接到了相关口头通知。

现在记者跟踪各家理财产品估值表现,可以确定将切换估值的不仅仅是六家大行及其理财子,股份行理财子也已正式入局。这一切说明,要进行估值转换的主体,是全体理财公司;而最终均须采纳市值法计价的资产,高达23.04万亿(截至六月末数据)。

注意,这个口径是“最终均采纳”,而不是“待转换”。因为监管的要求是: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而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类资产19.29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3.75万亿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1.17万亿元。除开未上市的企业股权,也就是说剩下的23.04万亿的存量资产,都将被要求使用市值法估值。但现在这23.04万亿存量资产里,已经有部分(或不在少数)采用了市值法估值,只是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究竟有多少资产需要转为市值法。

一位大行理财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产品中(尤其是定开类)通过公募专户/券商资管/信托资管计划持有的以买入成本法计量的资产,包括私募公司债、PPN、ABS、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都需要转换估值。

天风固定收益团队指出,25.80万亿理财产品中封闭式产品占比较低,开放式产品为主,意味着能够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用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资产占比不会太高。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5.48万亿元,占比21.26%,即使假设封闭式产品均为满足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债券资产,其余需用市值法计量的债券类资产规模至少为6.3万亿元,即使此前部分公募债已经使用市值法计量,剩余需要整改的规模预计不小。

总之,这些专业的术语理解下来都在说同一件事情——待转换估值的资产估计规模不小。

银行理财,将在十月完全存量资产估值整改后,真正进入“真”净值时代。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