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同样是“固收+”,业绩差异太大了!

2021-08-01 07:47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2021-08-01 07:47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今年股债市场大幅波动,“固收+”策略基金受到青睐,今年以来新成立的220多只“固收+”基金募资总规模近4000亿元。但由于近一年股债市场大幅震荡,“固收+”基金业绩分化也不断加剧,近一年首尾业绩相差超70个百分点。

业绩首尾相差73个百分点,“固收+”业绩分化加剧

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数量超900只,新发规模达1.86万亿元。其中,带有稳健收益特征的“固收+”产品延续火爆。今年以来新成立“固收+”基金225只(偏债混合+二级债基),募资总规模达3819.43亿元。从单只基金来看,发行规模超过50亿元的“固收+”基金有24只,其中,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A、华安添利6个月持有A、中信保诚丰裕一年持有A等6只基金发行规模超过百亿。

一方面,数量和发行规模都出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近一年股债市场大幅震荡,“固收+”基金业绩分化不断加剧。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可统计数据的1000多只“固收+”基金(份额分开计算),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为6.87%,九成以上产品收获正回报。其中,厉骞管理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华商信用增强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59.21%、48.41%,刘文良管理的南方昌元可转债、曾健飞管理的前海开源可转债、杨康管理的易方达鑫转增利、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安盈回报等产品同期业绩也超过30%。

同时也有部分“固收+”基金业绩不佳,近一年最大亏损幅度达到13.68%,与领先产品业绩相差7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近一年股债市场大幅震荡,各类资产走势此消彼长,转债投资难做,打新收益率下滑,令以债基打底,通过打新、转债、权益等增厚收益的“固收+”策略面临挑战,导致产品业绩两极分化加剧。

“今年‘固定+’产品好发不好做。”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固收+”产品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过去两年,这类产品受欢迎是因为权益市场连续大年,固收加一点股票,收益率都非常高,再叠加打新股也是大年,所以大家对这个策略特别热衷。随着权益市场调整,今年将是“固收+”策略的分化元年,未来这种分化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是说2021年过去了,明年2022年“固收+”就会好做,策略也好,业绩也好,未来只会进一步分化。”这位“固收+”基金经理提到。

“市场会用一轮周期的时间来检验各个基金团队对“固收+”策略的有效性。”上述“固收+”基金经理透露,今年还会有一批“固收+”产品落地,自己的“固收+”策略将会聚焦在股债打新。转债,定增可能不会参与,此外还会灵活利用一些对冲工具。

A股市场持续震荡,“+”部分需做好及时止盈止损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报显示,在重仓股和重仓转债方面,二季度“固收+”基金前15大重仓股合计持股市值为493亿元,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为3.63%,主要分布于新能源(光伏、锂电)、半导体、消费和金融领域。前15大重仓转债合计持仓市值为417亿元,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为3.07%,以金融尤其是银行类大盘转债为主。

谈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问题时,光大保德信固收多策略投资团队负责人黄波表示,当前市场情况下,仍维持权益市场偏乐观的观点,上市公司二季度盈利状况将大概率延续较高增长,货币政策短期内转向偏紧的概率较低,股市仍有上涨动力;债券市场收益率低位震荡下行,长端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哑铃型”操作配置较为合适;可转债性价比较春节期间大幅降低,但在股债双强背景下,转债需求仍较旺盛,估值可以维持。

“今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固收+”的“+”部分需要做好及时止盈止损。我们的稳健型“固收+”产品是期望在回撤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显著超越同期理财的收益,所以在市场出现剧烈回撤时,及时降低波动性资产仓位,在市场企稳震荡时,选择低估值高景气类资产配置,在未来市场波动上行过程中增厚收益。”黄波提到。

南方昌元可转债基金经理刘文良在二季报中提到,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权益市场可能均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短期调整的风险来自二季度过于宽松的流动性回归中性、局部信用风险的暴露、海外环境的变化,但市场调整的深度可能明显低于春节前后,这一轮调整之后债市有望迎来熊转牛的拐点,权益市场的交易逻辑将由复苏交易/通胀交易转向衰退交易/通缩交易。他认为,可转债当前估值中性,大盘银行和公用事业转债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偏股型转债具备较多结构性机会,如果跟随股债调整迎来一轮估值压缩,将是比较好的布局机会。

浙商丰利增强基金经理周锦程在二季报中提到,权益市场方面,尽管指数整体表现平淡,但由于企业盈利的进一步上升使得权益资产性价比进入了更占优的区间,在企业盈利持续上升,流动性也没有太多掣肘的情况下,权益市场后续的表现仍值得期待。投资策略上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偏向价值的投资风格,组合投资标的兼顾“物美”与“价廉”。前期的冷门行业中的优质龙头公司或热门行业中的中小市值隐形冠军仍是重点配置的方向。在当前权益资产性价比占优的情况下,仍将维持较大比例的可转债、股票等权益属性的资产敞口。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