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评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评论

探索以碳排放指标替换能耗指标,发挥市场作用灵活调控双控目标

2021-09-27 09:0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9-27 09:07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能耗双控指的是对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进行控制的制度性安排。一直以来,能源消费强度都是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约束性指标,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3.5%,部分省区也提出了明确的降低能耗的目标。能耗双控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政策抓手。

近期,随着限产、限电以及部分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能耗双控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话题。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点名青海、宁夏、广西等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也对8个省(区)提出一级预警。广西、新疆、宁夏等省份随即就“双控”予以表态,江苏、云南多地也开始陆续出台限电、停产等相关措施。在能耗双控压力下,高能耗工业品短期供给紧张的预期在市场上有所蔓延,电解铝、PVC、乙二醇、纯碱、焦炭及相关产品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局面。

当然,大宗商品涨价并非仅仅源于能耗双控对供给侧的约束,海外市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在疫情爆发后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大水漫灌,导致全球商品需求异常旺盛;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疫情加剧,东盟制造业PMI持续三个月萎缩,发达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疫情落差导致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海外的供需错配导致国内出口需求大增,进而推升了能耗——今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同时,缺能少电的问题不仅仅在中国出现,受天然气产能下降、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欧美电价也持续上涨,欧盟主要经济体电价较一年前高出一倍有余。

能耗双控措施短期内会对经济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冲击。首先,能耗双控会直接约束高耗能行业的产值,8月上游采矿业与部分中游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和部分工业品产量显著下滑。以钢铁水泥为例,8月钢材产量同比下降10.1%,水泥下降5.2%。其次,“开三停四”、阶段性供电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及市民生活秩序,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的需求。考虑到冬季将迎来能源需求的高峰,能源约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在短期有所放大。再次,能耗双控导致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抬升,但终端需求不足制约下游产品和服务涨价,PPI-CPI剪刀差持续走阔。在这种情况下,中下游行业的企业盈利空间将有所压缩,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经营压力上升,这一冲击尤其体现在资金链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低碳转型是长期趋势,能耗双控也是重要的抓手。但是从短期的数据表现上看,企业的成本压力、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剧。对于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的控制,在保供稳价、保民生、稳增长的要求下,方式可以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

第一,政府多次强调不搞运动式减碳,要全面地、长远地看待低碳转型。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针对目前各地出现的将“双碳”短期化、片面化看待“双碳”问题、以一刀切的方式落实“双碳”等问题进行纠偏。9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也提到,要“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保障冬季电力、天然气等供给”,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保证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第二,政策制定预留软约束,给予能耗双控更多的灵活空间。国家发改委9月16日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中,针对国家层面的预留总量目标、能耗降低达标与超额完成能耗降低目标省份的考核优惠等作出了相应规定,提前预留未来发展需要的产能,为超额完成的省份提供政策支持与鼓励,完善保供稳价的措施体系,对提升能耗双减政策执行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双控指标的选择和制度上的革新是可选的方向。由于各省市的资源禀赋不同,实现能耗双控的难度也不尽相同,而且政府的宏观调控很多时候难以把握具体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总量与强度控制时会有所偏差。因此,依托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探索以碳排放指标替换能耗指标作为双控目标,更能够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减碳逐渐推行到全行业的大背景下,应当用市场化指标灵活调控能源投入与碳、污排放的总量与强度,合理利用“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自我调节。

总结来说,能耗双控政策或对经济形成一定的短期冲击。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纠正运动式“减碳”,能耗双控的空间更加灵活以及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保供稳价措施陆续落地之后,部分商品价格的无序上涨势头有望得到遏制,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将得到应有的保障。长期来看,低碳转型和能耗双控是正确的方向,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目标和制度则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编辑:陆跃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