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

科学赋能产业 深圳光明向全球发出创新创业“招贤令”

2022-07-05 20:4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唐维
证券时报网 唐维 2022-07-05 20:49

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 实习生 张舒涵

7月5日,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在深圳召开,大会云集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等行业精英。19位科技界、产业界大咖围绕创新生态、科研经济、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主题进行精彩演讲。

截屏2022-07-05 20.40.23.png

(证券时报记者 宋春雨 摄)

与产业布局精准呼应的演讲议题背后,是光明科学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探索。深圳重点围绕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领域,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致力于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自2018年开始布局建设以来,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资源加速集聚,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并在全国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

在此次大会上,光明区向全世界发出了加速建设科研经济先行地的时代强音,诚邀全球创新、产业人才共赴光明科学城创想创新创业。

科学赋能产业 探讨产研创新未来发展趋势

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云集,科学与产业携手,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碰撞,光明科学城大会既闪耀着科学智慧的火花,也探讨了产研创新的未来趋势。

在主题为《科研之城 产业之城 幸福之城 美丽之城》的演讲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湘生分别带来精彩演讲。

樊建平从将光明科学城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角度切入。他表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结合了政府与市场的双方力量,正在快速追赶国际最先进的创新中心,将建设成为大科学装置、研究机构、大学和产业园区交错发展的创新区域。未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建设国家生物融合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光明科学城科技产业一体设计,同步发展。

截屏2022-07-05 20.43.26.png

(证券时报记者 宋春雨 摄)

在《策源原始创新 先行科研经济》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俞书宏,华大集团CEO尹烨分别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角度切入,探讨科研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截屏2022-07-05 20.31.02.png

俞书宏表示,材料与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长远的战略目标,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南方科技大学将与光明区政府共建光明高等研究院,围绕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打造一流的材料研发平台,加快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建设产学研高地,助力光明科学城建设。”

布局创新源头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光明科学城大会上,一个个精心打磨的主题演讲议题,都与现实中光明、深圳乃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隔空呼应。光明区坚持科学赋能产业,以应用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最前段催生前沿引领技术,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深圳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光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近期,深圳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系列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政策,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目前,光明区正全力落实市“20+8”产业集群规划部署,重点布局超高清视频显示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发展合成生物等5个未来产业集群。按照《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光明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以上。

为了给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支撑,光明科学城布局了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科研机构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所研究型高校,将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核心、创新源头。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设施将于年内率先投入使用,“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二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装置加速落地,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快速发展,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不断壮大,光明科学城陆续进驻的创新团队达150余支、院士团队20余支,高水平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已初步成为大湾区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高地。

在深圳加速从应用创新走向原始创新的新发展阶段,光明区深厚的制造业“家底”,叠加上光明科学城的原始创新动力,释放出强烈的“化学反应”,将从源头上解决“卡脖⼦”问题,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增强深圳战略新兴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坚持产业导向  推动科创成果从“科学殿堂”走向“人间烟火”

科技创新成果从“科学殿堂”走向“人间烟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的内生要求。

光明区在科学与产业之间搭建起最近的桥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在成果高效转化过程中推动科研经济快速发展。

“我们要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大机遇。”在光明科学城大会上的《科学家的企业精神 企业家的科学精神》主题演讲环节,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商院芳谈到智能制造赋能合成生物时,发出如此感慨。成立于2020年2月的赛桥生物,已发展成为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仪器设备头部企业。

截屏2022-07-05 20.45.37.png

(证券时报记者 宋春雨 摄)

像赛桥生物这样抢抓住了光明科学城发展机遇的企业还有很多。以合成生物产业为例,光明区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领域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转化空间、赛事峰会等全要素集聚优势,出台全国首个、力度最大的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系列措施,已初步构建起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82家,目前落户深圳的有46家,其中落户光明的有33家。预计十四五期间,光明将筹集改造超过25万平方米专业化产业园,集聚超过100家合成生物优质企业,实现“从0-1-10-100”的合成生物科学与产业生态布局。

为构建支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光明区加快推进科学城立法工作,《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探索科研攻关机制,通过“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模式进行攻关,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建设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深圳大学共建创新验证转化基地;围绕疫苗和免疫治疗、高端医疗元器件、锂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打造7大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

接下来,光明区还将迭代更新科学城创新创业模式,陆续推出专项扶持政策,打造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发力,加快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