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为基民大赚超11000亿,基金公司赚钱榜单来了!

2020-10-29 07:3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李树超

随着基金三季度陆续披露,公募基金投资“成绩单”新鲜出炉。

今年股市快速回暖,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突出,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大赚1.15万亿元。其中,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基金等为投资者赚钱最多,还有富国、华夏、嘉实等累计30家公募前9月为客户盈利超百亿。在权益产品的良好表现下,三季度权益类基金再度受到投资者数百亿资金的净买入。

又是赚钱大年!
前三季度公募大赚1.15万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各类型公募基金在第三季度盈利4360多亿元,叠加今年中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大赚1.15万亿元,又成为公募基金赚钱的大年。

其中,与股票市场赚钱效应直接相关的混合型基金盈利最多,仅三季度就盈利2500亿元,今年前9个月净赚6400多亿元,无论是单季度还是今年以来数据,都占据公募行业盈利数据的半数以上,成为基金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股票型基金次之,前三季度盈利超2800亿元,仅在三季度就净赚近1400亿元,公募基金在该季度的赚钱效应进一步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权益类基金以外,今年三季报以及今年以来各类型基金都实现了盈利,无论是封闭式基金、债券型基金,还是投向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公募FOF等,都在今年斩获了不错的盈利。

而从各家公募旗下产品的盈利数据看,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较多、且绩优基金云集的基金公司,为投资者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旗下公募产品为投资者赚钱最多,达到844亿元,汇添富、广发基金旗下基金赚钱也超过600多亿元,分列二、三名;另外,富国、华夏、嘉实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产品盈利也超过400亿元。

在今年股市回暖、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突出的市场环境中,今年有30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盈利超过百亿,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的产品都为客户赚到了钱,今年也将成为各家基金公司持有人获取较好收益的一年。

针对上述现象,华南一位绩优基金经理表示,虽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股市巨幅震荡,但在世界主要金融国家为应对疫情而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下,主要国家的资本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A股市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获取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他说,今年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成为公募为客户盈利的“大年”;基金公司新发爆款基金频出,也将成为公募行业发展的“大年”。

权益类基金获得净买入
固收类产品被赎回

从三季报的份额申、赎数据看,在股债市场的“跷跷板效应”下,三季度多个权益类基金细分类型获得资金的净申购,而固收类产品则遭遇资金的净赎回。

数据显示,从资金流向方向看(排除联接基金),指数型基金三季度总份额增长200多亿份,混合型基金总份额也增长接近650亿份,都在股市的向好阶段,获得了资金的青睐和净买入。但是积极投资股票型产品却净赎回约220亿份。

在权益类基金获得资金追捧的同时,收益率相形见绌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则遭遇资金的净赎回。今年三季度,货币型基金净赎回3000多亿份,震荡中的债市则让资金如“惊弓之鸟”,三季度净流出达到5100多元,成为净赎回最多的产品类型。

针对上述现象,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三季度以来,“赎旧买新”的基本消散叠加权益类新基金加速发行,这些现象都有利于偏股类公募基金份额大幅增加。

而针对固收类产品的净赎回现象,华南上述绩优基金经理认为,今年债市整体呈现波动震荡格局,相比权益类基金的明显赚钱效应,不论是收益率较低的货币型基金,还是频频“爆雷”的债市,投资性价比都不如权益类基金。这也是固收类品种三季度遭遇较多赎回的重要原因。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