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假离婚”买房?没门!深圳出大招封堵炒房漏洞,银行办房贷要查婚姻信息……

2020-09-11 07:30 来源: e公司官微 作者: 余胜良

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办理假离婚办房一直都很有市场,不过现在这一民间方案有可能作古了。

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下发通知,将建立婚姻信息查询机制,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通知提出,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息平台功能,通过省数据共享机制为商业银行提供购房人婚姻登记(含结婚、离异)信息的查询便利。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应通过房地产信息平台,查询借款人婚姻状况和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员名下在深圳市拥有的住房套数,作为贷款审核依据,有效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求。同时,商业银行要据此做好相关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配套调整。

漏洞

深圳早就开始限购,对家庭购买第二套房有税费和首付比例上的限制,比如二套房契税3%,首付比例提高到70%。

这就导致不少想买第二套房,又没有资金实力的家庭,要从婚姻关系上想办法,一种办法是真离婚,一种是假离婚,真离婚比较容易理解,假离婚则比较隐秘,一般中介会主动告知。

假离婚的意思是,在淘宝等平台花上百十元买一个假离婚证,将假离婚证出示给贷款银行,这样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就可以做成3-5成首付。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则不用出示离婚证,按婚内第二套房交纳。这一点外界很难得知,但是在行业内是公开秘密。

假离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银行审核这一关非常松懈,银行并不关心贷款人是否二婚,只关心流程是否能顺利走完,放款是否安全,银行即使知道是假离婚证也不会主动拆穿,有时还会主动配合,毕竟买二套房的算是优质购房者。

另一方面,流程能够走通,也在于婚姻关系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这些信息彼此还处于割裂状态,不同省市之间也不会共享,所以才会有重婚等问题发生。而贷款记录则在银行系统内打通,非常方便查询,所以很少有人能在贷款记录上造假。

假离婚和真离婚相比成本更低,而且不伤害夫妻双方感情,所以通过假离婚购房者,应该远远超过真离婚购房者。今年5月份,深圳曾报道离婚率大增,一般认为都是为了买房,实际上深圳离婚人群中有一部分是为了买房。

人行深圳的最新规定,将责任归给了放贷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查询婚姻状态和购房家庭住房套数,这无疑会堵住漏洞,不过这个规定没有说明违规处罚措施。

收紧

深圳今年上半年房价大涨后,在7月15日出台新政,被称为史上最严,主要是打上了迁户口买房补丁,规定外地户籍交5年社保可买房,本地户籍3年社保可买房,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在随后7月30日公布的深圳市房地产调控“新八条”细则中亦提及,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按离异当日(以《离婚证》登记时间或法院判决书生效时间为准)原家庭拥有的住房总套数计算。购房之日前3年内有两次以上(含两次)离异记录的,追溯3年内所有离异记录,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购房之日前3年历次离异时家庭总套数之和计算。

从实际操作上看,目前华强城市花园等项目,已经开始矫正离婚买房的历史漏洞,这些项目实行积分制,婚后无房积分要大于单身和离异,夫妻双方社保积分要远远大于单个购买者。这个政策其实鼓励和保护了婚内群体购房。

但是如果婚姻数据没有在不同部门间打通,始终就会给一些投机者机会,从而对其他遵纪守法者不公。人行深圳支行的规定,从目前看就是堵漏措施。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