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

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连续四个月站上荣枯线

2020-06-30 18:40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江聃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4.4%和54.2%,均高于上月。

分析认为,经济呈现稳步复苏特征,表现为从生产看,6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比上月回升0.7个、1.1个百分点,都处于扩张区间;从需求看,制造业和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分别比上月回升0.5个、0.6个百分点,也都处于扩张区间;从信心看,制造业和服务业预期分别为57.5%和59%,都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但是展望后期,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仍需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

经济恢复势头巩固

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运行在50%以上。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PMI高于临界点,较上月增加5个,制造业稳步恢复,基本面继续改善。

从分项指数来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2.1%和50.2%,比上月上升0.5和1.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表示,市场需求整体回升,企业生产和采购活动上升,产业链价格联动上行,新动能运行相对稳定,大型企业保持稳定支撑作用,总体来看产业链稳定性增强。但市场需求仍需强化,外部压力仍然较大,小企业下行压力加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制造业景气程度再度上升,连续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上,分项数据显示相关厂商生产意愿明朗、市场需求持续回升,并且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表明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向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认为,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一是在于房地产处于赶工周期,二是基建投资拉动,三是外需表现好于预期。

新订单指数连续回升两个月

6月数据中一个引人注意的数据是,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数中,订单指数连续回升两个月,为51.4%,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分析都认为,这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但文韬进一步透露,从企业反映情况来看,当前市场需求情况仍不乐观,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达54.7%,连续4个月高于50%。且6月新订单指数仍低于生产指数2.5个百分点,表明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供过于求压力趋升。应积极扩大内需,强化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实现供需自我循环。

从外需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6%,虽然仍在分界线一下,但高于上月7.3个百分点,其中造纸印刷、石油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7个制造行业回升幅度大于10.0个百分点。

文韬表示,这体现了月内欧洲多国陆续解封,并采取措施刺激经济,美国也在疫情下重启经济,同时我国稳外贸政策也在持续推进,国外需求下滑势头有所缓解。

经济持续复苏还需关注四方面问题

从PMI来看,年初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波动,3月份开始经济逐步恢复。到上半年末时,经济恢复势头巩固,产业链稳定性增强,为下半年经济平稳开局奠定了基础。

李奇霖认为,6月经济继续复苏已是既定事实,不确定的是,这种趋势能维持多久。生产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关键看需求恢复的节奏和力度。

外部压力仍然较大是观察经济走势的人士都会提到的一个问题。李奇霖认为,欧美经济复工,是避免经济崩溃的无奈选择,部分经济体,比如美国,复工后新增病例又创新高。这会拉长抗疫的时间,自中国进口需求的恢复也缓慢,中间还会有反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海外生产恢复也会对国内产品有替代效应。诸建芳表示,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虽然环比都有所改善,但应注意这两项指标仍低于近三年均值,且位于荣枯线下,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仍在艰难复苏之中,而且由于从新出口订单转化成实际出口金额,有一定的时滞,因此6月份外贸数据恐难言改善。

二是市场需求仍需强化。除了前面提到的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供过于求压力趋升。李奇霖认为房地产赶工周期的可持续性不强。除了高杠杆挤出居民消费外,疫情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是分化的,也会制约消费回升的节奏。

三是小企业下行压力加大。诸建芳表示,本月小型制造业企业PMI为48.9%,较前月环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以及生产活动经营预期均环比下降超3个百分点,表明其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较大,或与小型企业的行业分布有关。

此外,诸建芳指出,本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非制造业中,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涨跌互现,表明用工景气程度难言全面好转,近期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潮,也给就业形势带来一定挑战。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