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深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深度

信用卡用户注意!银保监会发风险提示,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逾期或影响征信

2020-06-30 08:58 来源: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作者: 孙璐璐






你会正确使用信用卡吗?监管部门发文提示风险了!





6月29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银保监会称,消费者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费情况,会产生息费成本,也可能影响个人征信,消费者在申请、使用信用卡时,应充分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年费/违约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关信息。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统筹,防止因为过度消费而影响日常生活。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信用卡不良、逾期情况增多。一些分析观点认为,信用卡贷款还处于风险的暴露期,5月或是信用卡不良高峰,但资产质量仍可控。对个人消费者而言,量入为出防止过度消费,避免信用卡逾期影响到个人征信,则是合理使用信用卡消费的关键。


逾期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银保监会称,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较快,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根据信用卡业务的一些投诉热点和消费误区,提醒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本次监管部门对信用卡消费主要有三方面风险提示 :



一是科学认识信用卡功能。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日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但有些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甚至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导致资金紧张、还款压力倍增等问题。还有消费者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放大资金杠杆,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并会承担相应后果,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

二是合理使用信用卡。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费情况,会产生息费成本,也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在申请、使用信用卡时,应充分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年费/违约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关信息。信用卡分期还款和最低还款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和利息,消费者应当合理选择信用卡分期还款或最低还款方式,避免信用卡逾期。

三是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银保监会提醒,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消费者应合理规划资金,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安排和管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理性消费,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统筹,防止因为过度消费而影响日常生活。


一季度信用卡不良小幅攀升,不良生成高峰或在5月


受疫情影响,部分信用卡用户收入增速下滑,加之信用卡贷款期限较短,不良暴露较为迅速,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信用卡贷款不良有所上升。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信用卡贷款减少3300多亿元。其中,2月减少4000多亿元,3月新增1400多亿元,月度增量已随复工复产推进由负转正。一季度末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52个百分点。


央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信用卡逾期增加。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8.75亿元,比去年四季度增加176.09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


不过,尽管信用卡贷款不良、逾期上升,但由于其规模在银行整体信贷余额中的占比并不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并不会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实质性威胁。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若将商业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之和视为问题贷款,则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此比率为4.88%,相对不高。我国银行业主体稳定,虽然受疫情影响不良率小幅上行,但拨备相对充足,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据媒体报道,近日,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信用卡贷款还是属于风险的暴露期,整体情况比疫情期间更稳定,信用卡的消费额和交易额恢复到正常水平。信用卡交易额的上升、信用卡催收力量不断加强、信用卡还款趋于正常,都是趋于向好的趋势。住房按揭贷款和小微贷款的风险也是略有上升,但基本上保持稳定的水平。


“疫情对资产质量最大、最直接的反映是信用卡,信用卡入催是在2月份、3月份达到高峰,4月份环比下降,信用卡计入不良至少需要90天,意味着5月份是信用卡不良水平的高峰。” 田惠宇称。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