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评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评论

越是艰险越向前

2022-05-26 08:48 来源: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 2022-05-26 08:48

董少鹏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举措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为加大实施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他同时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这些表述针对性很强,时点要求很具体,是十分务实的应战说明书和行动指南。

3月下旬特别是4月份以来,上海等地疫情反弹较为严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和完善疫情防控举措,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上海等地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感染率、致病率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我们应当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发挥好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在稳增长方面更有作为。

疫情反弹必然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这是可以预料的。因此,从3月下旬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不断部署稳增长举措,强调政策靠前发力,“力争在上半年大头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也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1月份至4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同时,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防疫简单化、机械化、单打一、一刀切的问题,存在稳增长措施不得力、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甚至有不作为的情况。此次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目的就是把各部门、各地方的认识和实际运作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存在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两者交融在一个有机整体当中。只有把疫情有效控制住,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具备有利条件;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发展所受影响就越小。反过来,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防止就业等基本指标跌出区间下限,才能为抗疫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

统筹是艺术,高效统筹是更高的艺术。我们就是要在困难形势下走出一条路来。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躺平”不是正确办法,“躺平”必然“躺输”。何况,少数采取“躺平”政策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物资短缺、通胀高企、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等诸多问题,其经济金融风险正在外溢。此次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验”,很有针对性,既是对政策执行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各市场主体特别是大型市场主体提出的要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统筹能力,这是我们应对两难多难问题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应当做出成绩。笔者认为,疫情防控本身就是经济的一部分。不可想象的是,在疫情持续蔓延,病人成堆、医疗挤兑的情况下,投资、生产、流通、消费可以是正常的。有些国家“躺平”是因为实在没办法,而不是这样做多么高明有效。从全球前三大经济体来说,今年一季度只有中国是正增长的。这足以说明防疫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了。当前,我们保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着眼国内发展,也是为了积极应对其他经济体经济进一步下滑对我国造成更大外溢影响。

当前尤为迫切的是确保能源资源供应稳定,确保人民基本生活物资和大宗商品供应稳定,确保基础物流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确保经济体系有韧性,可抗压。无论是基础物流还是产业链供应链,如果由于疫情原因适当缩小流量、缩窄通道,短期内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如果中断、堵塞则是危险的。2020年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超前谋划。从近两年来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全球性疫情演变趋势来看,做强国内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具备条件的。要落实好这个重大决策,把国内产业循环、生产循环、投资循环、消费循环稳定住,同时,继续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推动共赢发展。疫情防控方面,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通过常态化核酸检测等创新举措,实现疫情防控可预期,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的常态,稳定和扩大就业。

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要从实际出发,为实体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和基本金融服务,适度提升信用包容度,建立与当前情况相适合的抵押、信用和风控的指标体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实体经济和金融要互为犄角、相互支持。中国有全世界最健全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有最全面的制造业生产部门,有庞大的、持续成长的消费群体;我国国家创新指数进一步跃升,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显著提高。面对疫情考验,有眼光的企业家、金融家、投资家应视挑战为机会,用好国家提供的激励政策,抓住发展机遇。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重大历史考验。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奋力实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的目标,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