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

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 上海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

2022-06-20 10:43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张淑贤
证券时报 张淑贤 2022-06-20 10:43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上海正加快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

6月20日,上海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

《规划》同时指出,强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围绕氢能创新企业主动布局投资。同时,推动更多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抢占氢能冶金氢储能等未来发展先机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开展前瞻布局研究。其中,工业产氢供氢能力近50万吨/年,有力支撑了工业、医疗等行业的用氢需求。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依托上海汽车产业基础,形成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规划》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和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等方面,夯实上海在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抢占氢能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氢储能等未来发展先机

其中,在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上海将依托汽车产业基础,提高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电堆设计、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水平,形成全链条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和产业化,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品牌。

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方面,上海将研发清洁、高效、经济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技术,提升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等电解水制氢的工艺技术水平。开展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低热值含碳原料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研究。突破高压气氢、低温液氢、长距离管道输氢、储氢材料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持续降低氢气储运成本。

此外,上海还将开展氢冶金、氢能动力等前沿技术研发,开展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纯氢辅助动力电池、氢-锂-超级电容复合航空动力系统等前沿技术研究等。

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

《规划》指出,到2035年,上海将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规划》指出,上海将发挥好嘉兴、南通、淄博、苏州、鄂尔多斯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兄弟城市的资源优势,扩大氢能产业“朋友圈”,共同打造上海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群。

依托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上海将聚焦燃料电池整车、热电联供等,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立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建设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氢能燃料汽车整车制造,抢占氢燃料汽车发展先机,推动示范应用,高水平建设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规划》指出,上海将鼓励开展氢能科学和技术的国际联合研发,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参与国际氢能标准化,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中外氢能产业园区。同时,加强与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未来,上海将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沪外、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氢能保障供应体系。截至2025年,规划建设加氢站70座左右,中长期,根据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加氢站。

推动更多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规划》同时指出,推动产业和科技类专项资金聚焦支持氢能产业,支持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来沪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氢能产业支持力度。强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围绕氢能创新企业主动布局投资。深入实施“浦江之光”行动,推动更多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上海自贸区基金规划总监王建勇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也是公司关注的赛道之一,围绕氢能产业链特别是下游应用环节,已重点投资布局了电堆及双极板、膜电极、碳纸等多个关键零部件领域,同时强化与新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龙头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合构建绿色投资生态圈。

王建勇表示,相比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已步入收获期,氢能行业的股权投资仍处于导入期前期,整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国家的政策催化以外,还需要产学研和投资界的共同努力,这也是资本助力产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