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

又见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净值化转型压力有多大?过渡期已所剩无几

2021-05-09 07:21 来源: 券商中国 作者: 严子游
券商中国 严子游 2021-05-09 07:21

去年以来,为了在2021年底这一资管新规最后过渡期限内完成转型,不少银行选择提前终止、甚至强制清退老产品。

5月7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提前终止三款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理财产品,包括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普通款、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高端款和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电子银行)款,提前终止日期为2021年5月21日。

券商中国记者从民生银行客服处了解到,此次该行三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是“产品不符合监管政策要求”。“这种产品清退的情况还将陆续发生。”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国有行仍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过渡期内完成整改压力仍大,同时,一些产品不合规、整改困难的中小银行也可能选择直接进行产品清退。

产品提前终止屡见不鲜

据了解,民生银行提前终止的三款“天溢金”系列理财产品是一种每日交易型的开放式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2级,普通款1万元起购,高端款20万元起购,产品成立于2014年,成立门槛为1亿元。民生银行客服表示,前述三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因为不符合监管政策要求。

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表示,资管新规要求2021年年底前实现净值化产品转型目标,并设定了分阶段的方案,原有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不满足净值化需求,面临转型压力,所以银行会选择提前终止部分产品。

事实上,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不少银行为满足打破刚兑、破除多层嵌套与禁止资金池模式等要求,选择提前终止、甚至强制清退老产品。尽管去年监管部门已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趋势却隐隐加速,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不少城农商行等均在去年宣布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已达上千款,其中半数是2020年内宣布终止。

“虽然资管新规延长一年,给予了银行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不提前进行产品调整,到了2021年下半年再临时抱佛脚,容易产生悬崖效应。”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多数是由于改造空间很小,底层还存在一些难以处置的资产,只能选择清退,因此必须要提前进行布局。

他表示,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前,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阵痛期还将持续,“一些国有行存量产品规模较大,转型压力还比较大,一些产品不合规、整改困难的中小银行也会有这种产品清退的情况陆续发生”。

“此类变动属于个别机构的自主行为,从合法合规角度来看,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均带有免责事项,也符合监管和市场指引的方向,无可厚非,但从合情的角度来看,银行应该考虑投资者感受,加强双方沟通。”另一位分析人士提醒,“对于手头仍持有老产品的投资者而言,建议定期关注机构公告。”

银行理财转型进度不一

资管新规落地以来,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快速压降,净值型产品占比大幅增长,但各家银行转型进度不一。从年报数据来看,不同类型银行净值化产品占比出现分化,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净值化产品比例几乎都在六成以上,相比之下,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度较为缓慢。

具体而言,国有行中,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披露其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分别为52.36%、55.31%;建设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该行净值型产品期末余额2939.29亿元,占比19.24%。

兴业银行净值化比例在已披露该数据的股份行中最高,2020年末,该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11327.69亿元,占理财产品余额76.76%。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的净值型产品比例分别为70%、60.21%、67.76%。城商行中,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净值型产品比例均达到80%以上,上海银行该比例也达74.79%。

前述分析人士表示,国有行净值化转型进展较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有大行的规模相对比较大一点,船大难掉头;

二是股份制行的体制机制、薪酬体系更加灵活,转型的积极性比国有银行更高;

三是国有大行的客户中,中老年客户居多,对净值化产品的接受程度不足,转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瓶颈。

据了解,一些国有银行存量资产规模较大,整改难度较高,一些中小银行也存在整改困难、进展缓慢的问题,少量难以在过渡期内整改到位的资产,将按个案处理。去年7月宣布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后,央行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进行个案处理。

“根据监管要求,进行个案处置的银行,需列明处置明细方案,逐月监测实施,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各家银行守土有责。”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研报中写道,“基于此,预计各家行会尽可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可以化解的部分,最大限度的压缩用于申报个案处置规模的额度,个案处置申请主要用于一些处置难度最大、行业共性的处置难点。”

他指出,2021年底将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安排的最后一年,船到中游浪更急,存量整改的力度及难度预计将随之加大,大部分银行有望如期完成整改任务,但是现金管理类理财等产品可能面临二次整改压力。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