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

上海40年来累计使用外资2700亿美元 现有外资企业约6万家

2020-12-28 18:27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张淑贤

1980年7月,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引进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证券时报记者从12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0年来,上海吸引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2700亿美元,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约6万家,以约占全国万分之六的面积,百分之二的人口,吸引了超过十分之一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其中,上海用25年的时间突破500亿美元,用了约6年的时间突破1000亿美元,而1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2500亿美元的突破仅用了3年时间。”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华源透露,“十三五”期间,上海实际吸收外资超过920亿美元,约占历年累计吸收外资的1/3,特别今年以来,上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外资工作,预计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将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未来,上海将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更好地对接RCEP,更大力度且有序地推进服务业领域的扩大开放,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

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67家

早在1981年,资生堂即已进入中国,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成果,也成为了大时代的受益者。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我们就与上海结缘,毅然选择在上海浦东张江建立了我们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资生堂中国区对外事务副总裁中原杏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资生堂作为落户在浦东的外资企业,成为第一批通过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审批的企业,使得企业产品的上市速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资生堂已完成了数千件产品的备案。”

中原杏里透露,资生堂已将地区总部、工厂和研发中心都设立在上海浦东,形成集生产、营销、研发全方位的组织架构,打造“根植上海,服务中国”的经营战略格局,“资生堂中国也成为集团全球六大地区总部之一,自2017年起,中国已成为资生堂海外第一大市场,今后也将引入更多新品牌、新产品和新技术,同步世界水准的高价值商品进入中国。”

在上海的外资企业中,像资生堂这样与上海结缘逾20年的比比皆是。“贝加莱199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上海即是第一个注册地址,可以说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贝加莱大中华区总裁肖维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自动化和新进智能制造的行业标杆公司,贝加莱(中国)每款新产品、新技术都是行业的科技风向标。”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贝加莱中国已成为集团战略中大中华区的研发、采购、营销、物流、培训等中心。“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贝加莱也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肖维荣向记者透露,中国已成为贝加莱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5年,还将以20%的速度增长。”

一系列外资企业上世纪90年代纷纷落户上海,或源于上海在吸引外资方面的先行先试。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提出吸引财富500强和跨国公司总部机构的战略设想,并于2002年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目前,上海经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67家,其中财富500强企业落户地区总部112家,是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城市。

上海外资工作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

从设立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保税区等开始,40年来,上海外资工作开创了全国诸多先河,取得了一系列“零的突破”。

率先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上海实现了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整车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第一家中外合资通信企业(上海贝尔)等多项“全国第一”。特别是2013年全国第一家自贸试验区在沪设立,上海进一步引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自贸试验区在融资租赁、商贸、建筑、国际船舶管理、增值电信、旅行社、演出经纪等行业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率先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一个窗口、一个图章、一个机构”和“一站式服务”的外资管理理念,并持续向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制定发布全国首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自贸试验区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年版的190条缩减到2020年版的30条,大幅提升了外资准入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今年8月18日,友邦保险宣布,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友邦人寿”)已正式获得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1992年,友邦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也是第一家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

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姜利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如果说建议的话,希望未来可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以及是否可以选择一批企业进行人民币‘走出去’的试点。”

”外资经济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上海超过1/4的GDP、 1/3的税收、2/3左右货物进出口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1/5的就业岗位。“华源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也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外资占比不断攀升,为上海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推进从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将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努力打造高能级市场主体集聚、高标准投资促进体系健全、高水平服务系统集成的亚太投资门户,全力开创高质量吸收外资新局面。

华源介绍,上海将主动对接RCEP,同时瞄准更高水平的CPTPP,加快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抓住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加快建设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机遇,积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资产管理、信用评级等金融领域率先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医疗、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并主动争取国家其他扩大开放政策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上海将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创新资金管理、境外融资、数据流动、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打破人才、创新资源等要素跨境流动瓶颈障碍,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亚太总部、全球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进一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华源表示。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副局长吴水平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将继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跨国公司资金池管理,满足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研发机构的跨境资金收支需要。

今年11月1日,《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地方人大出台的首部外商投资条例,条例坚持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引资,注重对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服务,强调外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保障。

“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贴近投资者和企业需求,探索实施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拓展。”华源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